扫描以上二维码,关注文物网,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。
记住密码
巴西古生物学家日前对外宣称,他们发现了一种史前掠食类新物种的化石,这种新物种是现今鳄鱼的祖先。这一发现填补了鳄鱼进化史上的空白。 具有哺乳动物特征 这具骨骼化石是于2004年被发现的,保存十分完整,古生物学家将它命名为“Montealtosuchus arrudacamposi”。这种动物的体长在1.5米至1.7米间,重约40公斤,生活在距今0.8亿年至0.85亿年,...
猛犸象牙化石 山东泰安市岱岳区过驾院村村民张某前段时间在泰安大汶河施工时,从河里挖出的沙中发现了几块类似化石的石头,他找到记者希望能帮他找人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。 在张某家中,他把已破碎的几块“石头”拼接了一下,发现拼接后的“石头”很像象牙的形状。他说,当时在现场就有人想出300元购买,可他认为可能有研究价值,就一口回绝了。经泰安市岱岳区文物研究所...
科学家假想的这种巨鼠的模样 2007年12月,科学家在印度尼西亚偏远的丛林中发现了一种巨型老鼠,体重是普通老鼠的五倍。日前,根据对在南美乌拉圭发现的一块啮齿类动物头骨化石的研究发现,这是一种生活于400万年前的老鼠,这种老鼠身高1.5米、体重超过1000公斤,堪称名副其实的“巨鼠”。 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储存着一块头骨,它是在从乌拉圭圣何塞地区一处悬崖...
在杭州市余杭区发现的一批直径只有3到5毫米的化石,经中科院院士、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戎嘉余先生鉴定,被确认为是距今约4.4亿年、奥陶纪末期生物大灭绝时期的腕足动物化石,这是当时活跃在地球上的深水壳相动物的主要种群。 “这是全球唯一的发现,是目前已知的奥陶纪末期深水壳相动物化石群。”历经一年多时间的研究,今天,戎嘉余院士向本报宣布了这项科研成果。他说,这批化石群,对研究古生物...
在近日落幕的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,明代大型玉卧牛摆件无疑是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拍品之一,最终的成交价达到了24.1万美元(约合180万元人民币)。 对于许多看过了清代玉器雕刻的投资者来说,看到这件玉卧牛的第一反应就是粗糙,但仔细观察,就会发现其中精湛的雕刻工艺。这件明代大型玉卧牛摆件采用大型玉石雕琢而成,玉质呈灰绿色,带浅褐及黑色石纹,且部分带卵石表层的褐色皮。工匠巧用天然不规则的石形刻画出扁平的...
本报讯(记者蔡文清)今天上午,一个全景展现动物世界奥秘的展览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开幕。这个名为“动物之美”的展览,用狂野奔放的非洲原野、深邃迷离的北美洲丛林、自然野性的欧亚大陆北部冰雪世界三个主题展区,为参观者搭建起一个跨越时空的动物世界全景空间,逼真再现了野生动物生活的自然环境。 这个展览由世界轮椅基金会主 席肯尼斯·贝林先生捐赠,展出的百余件大型动物标本,...
官方微信
官方微博